中医瑰宝:诸血之症的神奇疗法大揭秘

发布日期:2024-11-04 13:34    点击次数:109

文/罗华昌中医    

古中医防未病,保民众大健康。

图片

在中医理论中,对于各种出血症状有着较为深入的认识和独特的治疗方法。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不同部位出血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治法。

一、吐血出于胃腑

吐血和呕血通常都是源于胃腑。其原因有很多种,比如饮食过度、负重受伤、房劳过度、劳心过多以及大怒气逆等。由于原因各不相同,所以必须通过诊脉并询问病因,才能进行准确的施治。一般以犀角地黄汤为主方进行治疗。如果是因为饮酒过度导致的吐血,可以在犀角地黄汤的基础上加上葛根、黄连、白茅根和藕汁。葛根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的作用,黄连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白茅根可凉血止血、清热利尿,藕汁则有清热凉血的功效。对于因负重受伤而吐血的情况,可以在主方中加入当归、桃仁、红花和韭汁。当归有补血活血的功效,桃仁和红花能活血化瘀,韭汁则有散瘀的作用。如果是房劳过度损伤引起的吐血,可添加当归、熟地、知母、黄柏、山栀和竹沥。当归和熟地可以补血滋阴,知母和黄柏能滋阴降火,山栀清热泻火,竹沥清热豁痰。因劳心过多导致吐血的,可加入茯苓、茯神、酸枣仁、当归和柏子仁。茯苓和茯神能宁心安神,酸枣仁和柏子仁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当归则补血活血。若是大怒气逆引起的吐血,可加上青黛和黄芩。青黛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作用,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如果是身体强壮、大便燥结且吐血不止的人,可以加上炒黑大黄、桃仁泥和童便。大黄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的功效,桃仁泥活血化瘀,童便则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如果吐血过多,面容憔悴、颜色改变,脉象微弱欲绝,这时可以用独参汤来治疗,这是血脱益气的方法,因为气旺了就能生阴血。曾经有一个人吐血过多,服用了很多药都不能止住,后来我就把他吐的血放在磁器里炒干,研成粉末,让他用麦冬煎汤冲服五分,很快就止住了出血。这是以血导血,让血归经的方法。

犀角地黄汤组成及功效、适用疾病症状:

组成及剂量:犀角(用水牛角代替)30 克、生地黄 24 克、芍药 12 克、牡丹皮 9 克。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适用疾病及症状:可用于胃腑出血引起的吐血、呕血等症状,表现为血色鲜红或紫暗,常伴有胃脘疼痛、腹胀、口苦等。

二、衄血本乎肺经

衄血就是血从鼻子流出。因为鼻子是肺的窍道,所以说衄血本乎肺经。治疗衄血可以用犀角地黄汤加上枯芩、茅花、柏叶和藕节。还有一个方子是用荷叶蒂、藕节各七个,水煎服。枯芩即黄芩,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茅花、柏叶和藕节都有凉血止血的作用。荷叶蒂也有清热止血的功效。

三、痰涎血属于脾脏

痰中带血是出于脾脏的问题。治疗可以用犀角地黄汤加上白芍、茯苓、瓜蒌和竹沥。如果血的颜色紫黑,可以再加上桃仁泥、当归和韭汁。白芍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作用,茯苓能健脾宁心,瓜蒌清热化痰,竹沥清热豁痰,桃仁泥和当归活血化瘀,韭汁散瘀。

四、咯血属于肾经

咯血是咯出血屑,唾血是鲜血随吐而出,这两种情况都属于肾经的问题。治疗可用犀角地黄汤加上知母、黄柏、玄参和熟地。知母和黄柏滋阴降火,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五、牙宣者阳明之热极

齿缝中出血叫做牙宣,这是阳明经有热极盛的表现。足阳明胃经的脉络贯穿上龈,手阳明大肠经的脉络贯穿下龈,肠胃中的湿热上熏就会导致齿龈腐烂出血。治疗可以用黄芩、薄荷、生甘草、连翘、山栀水煎服。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山栀清热泻火。外用灶突煤、龙骨盐炒,研成粉末敷在患处,就能痊愈。

六、舌衄者少阴之火升

舌上出血叫做舌衄。可以用槐花炒成粉末,撒在出血处。如果有舌头伸出嘴巴很长的情况,可以多用冰片末敷在上面,很快就能收回去。槐花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冰片清热止痛。

七、腹中窄狭而痰火各别

肥胖的人自觉腹中窄狭,这是湿痰流注胃腑引起的,可以用苍术、香附来燥饮行气。苍术有燥湿健脾的作用,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瘦人自觉腹中窄狭,是热气熏蒸脏腑导致的,可用苍术、黄连来开郁清热。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八、胸中烦热而虚实可分

胸中烦热如果是实证,可以用桅子仁来治疗。如果是虚烦,就需要用人参、茯苓、白芍、大枣、白术、黄芩、麦门冬之类的药物。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茯苓健脾宁心,白芍养血调经,大枣补中益气,白术健脾益气,黄芩清热燥湿,麦门冬养阴生津。

以下将详细介绍各病症的现代剂量及具体治法。

一、犀角地黄汤及相关加味方

犀角地黄汤

现代剂量:水牛角 30 克、生地黄 15 - 30 克、赤芍 9 - 15 克、牡丹皮 9 - 12 克。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可用于热入血分证,也可用于各种血热出血证。

适用疾病及症状:胃腑出血引起的吐血、呕血,血色鲜红或紫暗,常伴有胃脘疼痛、腹胀、口苦等;衄血,即鼻出血;痰中带血;咯血、唾血;以及其他血热妄行所致的出血症状。

酒伤加味方

组成及剂量:在犀角地黄汤基础上加葛根 15 - 30 克、黄连 3 - 9 克、白茅根 15 - 30 克、藕汁适量(可兑入药液中,一般 20 - 50 毫升)。

功效: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与犀角地黄汤配合,加强清热凉血止血之效,同时缓解酒伤所致的湿热症状。

适用疾病及症状:因饮酒过度导致的吐血,可伴有口干、口苦、口臭、小便黄赤等症状。

内伤加味方

组成及剂量:在犀角地黄汤基础上加当归 6 - 12 克、桃仁 6 - 10 克、红花 3 - 9 克、韭汁适量(可兑入药液中,一般 20 - 50 毫升)。

功效: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桃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配合犀角地黄汤,增强活血化瘀止血的作用。

适用疾病及症状:负重受伤引起的吐血,伴有局部疼痛、瘀斑等症状。

房劳伤加味方

组成及剂量:在犀角地黄汤基础上加当归 6 - 12 克、熟地 9 - 15 克、知母 6 - 12 克、黄柏 6 - 10 克、山栀 6 - 10 克、竹沥适量(可兑入药液中,一般 20 - 50 毫升)。

功效:当归补血活血;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山栀清热泻火;竹沥清热豁痰。配合犀角地黄汤,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适用疾病及症状:房劳过度损伤引起的吐血,可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潮热盗汗等症状。

劳心伤加味方

组成及剂量:在犀角地黄汤基础上加茯苓 9 - 15 克、茯神 9 - 15 克、酸枣仁 9 - 15 克、当归 6 - 12 克、柏子仁 9 - 15 克。

功效: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茯神宁心安神;酸枣仁养心安神、敛汗;当归补血活血;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配合犀角地黄汤,养心安神,补血止血。

适用疾病及症状:劳心过多导致吐血,伴有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

怒伤加味方

组成及剂量:在犀角地黄汤基础上加青黛 3 - 6 克、黄芩 6 - 12 克。

功效: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配合犀角地黄汤,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适用疾病及症状:大怒气逆引起的吐血,可伴有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等症状。

吐血过多加味方

组成及剂量:在犀角地黄汤基础上加炒黑大黄 3 - 9 克、桃仁泥 6 - 10 克、童便适量(可兑入药液中,一般 20 - 50 毫升)。

功效: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炒黑后增强止血作用;桃仁泥活血化瘀;童便清热凉血。配合犀角地黄汤,加强凉血止血、逐瘀的功效。

适用疾病及症状:吐血过多,大便燥结,伴有腹胀、腹痛等症状。

独参汤

组成及剂量:人参 10 - 30 克。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血脱益气,气旺则能生阴血。

适用疾病及症状:吐血过多,形容脱色,脉微欲绝等血脱之症。

二、衄血加味方

组成及剂量:在犀角地黄汤基础上加枯芩(黄芩)6 - 12 克、茅花 6 - 15 克、柏叶 6 - 12 克、藕节 9 - 15 克。

功效: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茅花、柏叶、藕节凉血止血。与犀角地黄汤配合,清热凉血止血。

适用疾病及症状:鼻出血,可伴有鼻腔干燥、口干等症状。

三、痰涎血加味方

组成及剂量:在犀角地黄汤基础上加白芍 6 - 15 克、茯苓 9 - 15 克、瓜蒌 9 - 15 克、竹沥适量(可兑入药液中,一般 20 - 50 毫升)。若血紫黑加桃仁泥 6 - 10 克、当归 6 - 12 克、韭汁适量(可兑入药液中,一般 20 - 50 毫升)。

功效: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竹沥清热豁痰;桃仁泥、当归活血化瘀;韭汁散瘀。配合犀角地黄汤,清热凉血,化痰止血。

适用疾病及症状:痰中带血,可伴有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

四、咯血加味方

组成及剂量:在犀角地黄汤基础上加知母 6 - 12 克、黄柏 6 - 10 克、玄参 9 - 15 克、熟地 9 - 15 克。

功效: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配合犀角地黄汤,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适用疾病及症状:咯血、唾血,可伴有咳嗽、潮热盗汗、腰膝酸软等症状。

五、牙宣方

组成及剂量:黄芩 6 - 12 克、薄荷 3 - 6 克、生甘草 3 - 6 克、连翘 6 - 15 克、山栀 6 - 10 克。外用灶突煤、龙骨盐炒,研末敷之。

功效: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山栀清热泻火;灶突煤、龙骨盐炒外用有收敛止血的作用。

适用疾病及症状:齿缝中出血,可伴有牙龈红肿疼痛、口臭等症状。

六、舌衄方

组成及剂量:槐花 6 - 12 克炒为末,掺之。舌长出口者,用冰片 1 - 3 克末敷之。

功效: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冰片清热止痛。

适用疾病及症状:舌上出血,以及舌头伸出嘴巴很长的情况。

七、腹中窄狭湿痰方与热气方

湿痰方

组成及剂量:苍术 6 - 12 克、香附 6 - 12 克。

功效:苍术燥湿健脾;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

适用疾病及症状:肥胖人自觉腹中窄狭,伴有痰多、身体困重、食欲不振等症状。

热气方

组成及剂量:苍术 6 - 12 克、黄连 3 - 6 克。

功效:苍术燥湿健脾;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适用疾病及症状:瘦人自觉腹中窄狭,伴有口干口苦、便秘、心烦等症状。

八、胸中烦热实证方与虚证方

实证方

组成及剂量:桅子仁 6 - 10 克。

功效:清热泻火。

适用疾病及症状:胸中烦热实证,可伴有口干口苦、小便黄赤等症状。

虚证方

组成及剂量:人参 3 - 9 克、茯苓 9 - 15 克、白芍 6 - 15 克、大枣 6 - 12 克、白术 6 - 12 克、黄芩 6 - 12 克、麦门冬 9 - 15 克。

功效: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麦门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适用疾病及症状:胸中烦热虚证,可伴有心悸失眠、乏力、自汗等症状。

总之,中医对于各种出血症状及相关病症有着细致的辨证和丰富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施治,依据不同的病症和体质,合理调整方剂的剂量和配伍,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最后,希望朋友们再关注《杏仁弦道》及《华康中医馆》两个公众号,里面的内容同样精彩!

需要着重说明的是,一旦出现类似问题,千万不可自行诊断和抓药,务必及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写这篇文章只是为科普相关知识,让大家了解,绝非鼓励自行用药,以免造成误导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